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 台中市「交通工程」六都第一

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  台中市「交通工程」六都第一

【記者林清炎報導】內政部營建署公布110年度各縣市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結果,台中市榮獲綜合評鑑甲等、「交通工程」考評勇奪六都之冠,其他佳績包括直轄市組街廓考評第二名、道路養護第二名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,交通工程改善交通安全,落實人本交通及人行環境無障礙,交通局會持續精進,提供市民更舒適完善的生活環境。

  葉局長指出,市長盧秀燕重視道路交通,積極提升交通安全,營造更完善及友善的行人環境空間,「交通工程」直接影響民眾行的安全及便利,不論是道路設計、車道配置及行人環境,交通局都十分重視,這次榮獲中央獎項,感謝評審肯定台中在道路交通工程人本環境建設努力及成果,未來將持續營造更完善及友善的行人環境空間,提升學童、高齡者、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行走安全,持續檢討路口交通管制設施,打造台中成為更幸福、宜居的城市。

  交通局透過「空間管理」及「時間管理」優化行人路口安全,調整行人穿越道及路口交通設施,藉由行穿線退縮、畫設標線型人行道、綠斑馬等交通設施,使行人通行「空間」更加順暢及明顯。此外,大型路口如有中央分隔島,也會適時增設路口行人庇護島,行人若無法於綠燈秒數通過路口,可在庇護島稍作停留,降低行人暴露於路口時間,提升用路人通行安全。

  葉局長進一步說明,台中市廣設行人專用號誌、放大型行人燈及增加行人專用時相,於學校、車站等行人密集區周邊路口廣設行人燈(俗稱小綠人),顯示剩餘綠燈秒數,行人可參考剩餘秒數安全穿越路口,另考量高齡者容易受到視力退化,影響辨識號誌設施,於高齡者經常出入的醫院、商圈及重要節點,將行人燈鏡面從原本邊長20公分放大為邊長30公分,面積增加125%,有效提升行人號誌辨識度。

  葉局長強調,交通局除持續檢討路口特性,優化行人路口安全外,也針對車道配置改善,配合建設局於路平改善計畫同時,一併檢討車道寬度、車道配置及行穿線退縮,左轉車流量大的路口逐步規劃左轉專用時相及規劃偏心車道,提供駕駛人安全的行車環境。

http://www.tc-news.com.tw
https://www.shop2000.com.tw/台中日報
https://tc-news.shop2000.com.tw

電腦版  |  手機版
執行速度:0.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