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市原民師生參訪和平國中 體驗原鄉泰雅文化實驗教育

新竹市原民師生參訪和平國中  體驗原鄉泰雅文化實驗教育

【記者劉憲章報導】新竹市本土語輔導團於1日攜手臺中市立和平國中,舉辦「新竹市113學年度原住民學生文化生活體驗營」,規劃「遇見泰雅文化.閩客原是一家人」交流活動,邀集新竹市30位閩客原多元族群師生,參訪和平國中泰雅文化場域,並透過系列文化體驗與文化回應式教學,開展深具學習意義的跨地域、跨族群原民文化交流旅程。

  和平國中位處泰雅族原鄉和平區,原民文化實驗課程實施第7年,曾於112年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肯定。113年教育部補助該校營造文化場域200萬元,建置在地泰雅家屋於今年3月落成,該校成為推廣泰雅文化與全民原教的新據點,實際體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,發展跨族群的文化素養。來訪的新竹市國中小學生包羅了泰雅、太魯閣、阿美、排灣、魯凱與布農等原住民族,以及漢族的孩子,代表了族群多元的臺灣社會,在文化場域學會共融、互助、共榮。

  活動首先於上午安排和平國中校園巡禮,認識校園內處處可見的泰雅圖騰、家屋、樹豆苧麻農場、編織教室、傳統服飾展場等文化場域。隨後登場的文化課程以「火的智慧」為主題,講解火在泰雅文化中的生活應用與儀式意涵,並實地示範火烤竹夾子的傳統技藝,讓學生認識祖先與自然共生的智慧。接續的「生火體驗」活動,則融合自然領域知識,透過打火棒起火實作及燃燒要素解說,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科學素養。學生以三人為一組進行實作,教師全程指導與安全維護,現場伴隨著神聖的烤火,師生互動跟火一樣熱烈。

  午間重頭戲是「文化回應教學:熱原理」,以鐵盤烤肉、烤棉花糖與熬煮蘿蔔排骨湯等真實情境操作,深入淺出地講解熱傳導、熱輻射與熱對流等原理,結合冷暖天地心智圖,讓學生在香氣四溢的實作中學習科學原理,深具教育創意與效果。下午壓軸登場的是「泰雅傳統家屋與兒歌族語演唱」,在校內甫落成的家屋內升起火堆,藉炊煙報告泰雅祖靈歡迎來賓,保佑文化活動平安順利。學生實地體驗泰雅族傳統家屋空間的同時,由來訪學生用自己母語演唱兒歌,真實感受族語的差異,並彼此欣賞多元的美好。

  本次活動由新竹市東區新竹國小主辦,帶隊的胡如茵校長表示,感謝和平國中展現原民教育資源跨區共享的合作與熱忱,提供多元文化學習,嘉惠新竹市都會區學子。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說,透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並重的教學設計,深化原住民族學生對自我文化的認同與理解,也示範了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現代意義,為全民原教發展注入嶄新能量。

http://www.tc-news.com.tw
https://www.shop2000.com.tw/台中日報
https://tc-news.shop2000.com.tw

電腦版  |  手機版
執行速度:0.000